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作者:老燕难飞

状态:连载中

连载章节:第246章 好的就是这一口

更新时间:2023-03-01

剧情简介:

《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是由作者老燕难飞编写的一部小说,目前正在连载当中,主角是,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
现代农庄老板丁宽,穿越到公元172年。利用汉末最后的和平,拜名师,结人脉,混入士人阶层。潜心经营江东边角之地,写农书、开农庄,连结乡党,收服山越,积累钱粮。偷跑八年,丁宽终于北渡长江,开始了争霸三国前的最后准备。...

内容导读:

丁宽刚走,糜芳就迫不及待的张口“父亲,这丁子厚莫非是发了癔症?这本农书之中几乎包括了他所有的秘法,他居然要刊印出来,公之于众?如此一来,那些什么红糖、油、酒之类,我们可就都不需要买他的了,自己就可以弄了。他这是把口袋里的金子,往外扔啊。”

糜公端坐席后,双眼微阖,没搭理糜芳呱噪,而是招呼了一声糜竺“子仲?”

“父亲,子厚此人城府极深,学识渊博,做事往往出人意表,此次欲推行《农书》,所图恐怕不小。

其所图我虽一时想不明白,不过观此《农书》,我却想起了一个上古人物。”

“上古人物,何人啊?”

“神农氏!

据传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部落首领,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被尊为农业之神。”

旁边糜芳不服气,插言道“丁子厚怎能和神农比?”

“子厚自然不比神农,不过以此《农书》之功,百年之后,配享神农之祠,恐是理所当然之事,若如此,江东丁家之根基恐直追曲阜孔氏啊。”

“子仲所言甚善。

丁子厚虽起自扬州边辟之地,出身小吏之家,但不要忘了,其父丁平和外舅(岳父)郑旻均曾在太傅陈藩属中为吏,那丁平更是与陈藩一起殁于辛亥政潮。

这丁子厚又拜入度辽将军海西徐淑门下,如果不是因党锢之禁,他此时恐怕已经和他师兄徐璆一样,举孝廉入仕了。

子方,你要记住,丁子厚虽与我糜家合作日久,但终非我商贾之辈。

彼辈士人,多行沽名养望之举。

丁子厚如何搏名,这和我们糜家无关,我们只需考虑如何借此事取利。”

此后半年,借助糜家之助,丁宽在徐州、青州、兖州建起了十几处农庄,农庄所在多选择州郡相交之处,以便利其影响力对外传播。

每处农庄规模并未太大,规模均在千亩之内,所选也非是上好膏田,而是有开发潜力的荒田。

丁宽在江东经营农庄八年,已培养了足够的农庄管理人手,仅是收下的弟子就有上百人。这些弟子来源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丁宽的族人,丁家祖居丹阳郡陵阳县,有两三百族人,投到丁宽农庄谋生的族人超过百人,其中年轻有潜力的,就被丁宽收为弟子,带在身边。

第二类是农庄庄户的子弟,这个不用多说,这些人出身平民,能够投入丁宽门下,甚是感恩。

第三类就有些意思了,却是丹阳山越人的子弟,丹阳多山越,不入大汉户籍,这些山越人构成复杂,有原生野民也有历次战乱时逃入山中定居的汉人后代。

丁宽在丹阳,一直不断将农业知识传授给山越人,指导他们开梯田、习耕种,引入茶果、茶树、各类果树等适合山地种植的农作物;同时聚集私兵,在官府的支持下,对不服王化的顽固山越进行武力征服,在山越之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和名声,甚至很多山越之民搬出山寨,投靠丁宽,成为附徒庄户。

那些还住在山中、汉化程度高、对丁宽信服的山越村寨,就派遣了族中子弟下山跟随丁宽学习。

第四类,是丹阳一些小型豪强富户子弟,上进无门,干脆投到丁宽门下,学习农耕之术。

最后一类,则是出自江东的世家大族,在与丁宽合作时觊觎丁宽手中农耕之术,就派了一些庶子、远支投到丁宽门下,学习技艺。

丁宽态度非常开放,对于这些想跟着学习农技之人,一律来者不拒,这次北上,除了留在江东管理几个农庄的必要人员,其余学生,只要愿意跟着,全部带在身边。

有这么多人跟着,农庄开设进展极快,来往各地奔波半年,土地开垦,庄园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搭建。

这么多农庄同时开设,丁宽当然不会事事亲力亲为,在弟子中选出一些人作为农庄管事,未来会放手由他们去经营,丁宽只会做一些原则指导。

这些农庄的地点选择,大多是为了农业技术传播的方便考虑,但有两处却是例外。

一处是兖州东郡的东阿县,另一处则是陈留郡的己吾。作为看了多部三国网络小说的穿越党,丁宽既然想争霸天下,尽快平定三国乱世,自然要打那些名将、谋士的主意。

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丁宽已经在江东偷跑八年了,未来孙策你还想平定江东,建立孙吴?呵呵,你过来啊!

顺便说一句,孙策今年才六周岁,还是个小正太;孙权孙十万可能还只是吴夫人肚中的胎儿。

既然开局已经偷了孙吴的家,其他诸侯自然也不能放过,现在要开始偷他们的人了。

不过挖墙角偷人这事也要讲政治。

丁宽现在的身份略有些尴尬,因为父亲丁平的原因,丁宽虽不是党人,却在党锢的范围之内,黄巾之乱以前是不可能入仕做官的。

而没有官员这层身份,想要招揽人才,怎么可能?

那些世家大族之流,象什么荀彧、陈群之类的,你现在敢在他们面前虎躯一阵,他们会直接当你发了癔症。这也是为什么丁宽的农庄没有开到豫州的原因。

豫州是世家大族汇集之地,丁宽虽然拜入了徐淑的门下,勉强捞了个士人的身份,但丁宽主修的可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兵书六韬,撰写了本书,还是农书。与其这时往世家大族门前凑,不如等天下大乱,世家大族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再下手。

至于那些寒门子弟,州郡吏家,到不看中你所学是否儒家经典,更关注你的官位势力。这些人也不是丁宽现在可以马上招揽的,不过人即使暂时偷不到,但眉来眼去一下,拉拉小手还是可以的。

丁宽在东阿建个农庄,自然为了那位梦到太阳的人物来的,不过时机不到,暂时也只能先混个脸熟,留个印象,挨挨蹭蹭。

丁宽真正第一批要挖掘的人才目标,是那些还在混迹市井底层的平民武将。

抱着这个目的,丁宽把各农庄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之后,就住在己吾的农庄之中,不动地方了。

丁宽并没有贸然上门去震虎躯,而是先派人打听清楚典韦的情况。

典韦是平民出身,由寡母养大,去年寡母也已逝去,只有孤家寡人一个,尚未娶妻。

家里虽有祖传的几十亩地,典韦却不耐烦在土里刨食,就干脆将土地租给族人,自己整日与一群本县青年往来厮混,做了游侠儿。

好在典韦天赋秉异,身材魁梧雄壮,膂力过人,在这己吾县找不到一合之敌,很是得到这群游侠儿拜服。

加上典韦为人宽厚,讲义气,也不欺负弱小,在乡里人望很高,经常有人来请典韦帮忙办事镇场子,倒也吃喝不愁。

又有人帮典韦打造了一对短戟,每次出面帮人扎场子,只要把短戟往身后一背,往那一站,再不敢有人在他面前耍横。

丁宽身边本就有二三十游侠儿随行,就派了两个同样膂力强壮之人,去与这些游侠儿结交,不时拉来庄上吃喝。

丁宽这个农庄虽是外地人新近所开辟,却并不强势与本地人户冲突,而且十分豪侠仗义,不仅收纳了农庄附近一些贫苦之人前来谋生,还经常仗义疏财,资助那些求上门来之人,名声很是不错。

这些游侠儿来往几次,发现丁家农庄吃食做派也甚为不同。

屋中所用的都是胡桌胡椅,陈留地近京畿,以前就听说过京中这几年流行胡器,只是胡器昂贵,小户之家还甚少见到。如今亲自试过,确实比跪坐在矮几前或盘坐在席上舒服方便很多。

丁庄的各种吃食,鸡鸭鱼肉俱全不说,据说都是用植物油炒制,不但美味,而且油水充足,还有用小麦磨粉蒸出的馒头,又大又白,蘸着菜汤吃,啧啧。

丁庄的美酒也是极好,种类还有好几种,可以随便依着口味挑着喝。对于典韦而言,最好的就是那蒸馏出的白酒,一口下去直接一道火线,辛辣够劲。

丁宽到汉末已经九年,有争雄天下之志,丹阳郡又多山越,民风彪悍,自然勤习弓马,武艺虽说不上无敌,倒也精熟,只论武艺,做一个三流武将应该还是妥妥的。

己吾这群游侠经常来丁庄吃喝,丁宽作为农庄主人,自然也厮混熟识,不过仍不急着出言招揽,只是偶尔与这群游侠耍耍刀枪,熬炼下身体。

汉时的游侠儿,其实是秉承战国时的门客发展而来。讲究的是义气为先,快意恩仇。

战国时的门客,是贵族为拓展私人势力,豢养奇人异士、鸡鸣狗盗之徒,这些门客平常由贵族供养,到了主家有事之时,就会挺身而出,为主家奔波,甚至不惜性命。

到了汉时,实行郡县制,贵族已经逐步被功勋家族和士族所替代,加之朝廷对大规模豢养门客及其防范,门客制度虽仍有遗留,但已经势微了。

好在汉罢黚百家,独尊儒术。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儒和侠并列法家之所谓“五蠹”。

游侠所遵循的义,又恰好符合儒家的道德思想,再与儒家推行的“忠”相结合,“忠、义”二字就成了游侠存在的根基。

只是这些游侠不事生产,失去了贵族豢养之后,自然就更加世俗化,转而依附豪强富户、士家大族,甚至与市井青皮、流氓无赖有所融合,到了汉末已经是毁誉参半了。

这日游侠儿又来丁庄吃喝,却不见典韦,问询之下,得知典韦那里来了个外县的朋友,据说是襄邑人,姓刘。

丁宽心说“那话来了”,典韦年轻时为友人报仇,杀了临县李永的故事,不知被写入多少三国小说,丁宽自然熟悉的很。

赶快派人前去打听典韦行止,却发现典韦一个人推了辆车,出城去了;询问那个刘姓之人,果然是为刘家报仇,去临县睢阳杀人去了。

丁宽赶快带着自己的门客和这群游侠向睢阳赶去。到了睢阳城外,丁宽没有急着进城,而是派了两个精细之人,先进城打探。

这两人在城中寻找半天,终于看到典韦车上装了两笼鸡和几坛酒,在一个大户人家门外假装休息。

正待上前与典韦招呼,却看到这户人家大门打开,主人李永在几个家人簇拥下走了出来。

典韦看到李永出来,掏出怀中匕首,暴起发难,抢上前去,只一刀就结果了李永的性命。

趁着众人大乱,还不罢休,直接闯入宅去,寻了李永的妻子,一刀了结,才施施然走出李府。

此时李府门前已经一片大乱,典韦站在门口,环视一圈,才从独轮车上抽出两把短戟背在身后,又手持一口长刀,漫步向城门而去。

李府所在,地近闹市,闻得李永被杀,很快涌来很多人,只是这些人被典韦威势所慑,根本不敢上前拦阻,只敢跟在典韦身后。

丁宽所派二人互视一眼,并未上前相认,一人赶快出城报信,另一人则混在人群中继续查看情况。

城门之处,守门之人看典韦满身鲜血,手持凶器,如那恶鬼一般,同样未敢阻拦,及至出城四五里,才有李家之人组织了百八十个青壮赶来捉拿。

典韦怡然不惧,直接冲入青壮群中,长刀连挥,转眼就有数人中刀倒下。

典韦杀的兴发,掷出长刀戳死青壮之后一个大声呼喝指挥之人,又抽出背后双戟,继续左右冲突,面前哪有一合之敌。

全文阅读倒序↓
第246章 好的就是这一口
第245章 刘协退位
第244章 灭二袁
第243章 越国公
第242章 十年(下)
第241章 请假几天
第240章 十年(中)
第239章 十年(上)
第238章 暗地打压世家
第237章 用摊丁入亩重构底层秩序
第236章 建立新王朝需要彻底重筑秩序
第235章 摊丁入亩不是斗地主
第234章 摊丁入亩并不容易
第233章 根基在内政
第232章 袁绍是防火墙
第231章 休战十年
第230章 全面发动东北攻略
第229章 隐蔽的经济掌控
第228章 请假一天
第227章 大会胡人
第226章 自焚易京楼
第225章 漳水大战
第224章 软趴趴的袁绍
第223章 拉袁绍下水
第222章 奔袭失败
第221章 公孙瓒忍不住了
第220章 请假
第219章 摊丁入亩与东北大开发
第218章 重塑官员监察体系
第217章 将军府考试
第216章 补官
第215章 重建洛阳尚书台
第214章 小手段上不了台面
第213章 大将军袁术
第212章 稳定关中
第211章 灭李傕郭汜
第210章 天子东归
第209章 李郭内讧
第208章 天下战乱为之一停
第207章 曹孟德弃城远遁
第206章 天下英雄,唯孟德与宽尔
第205章 犹豫迁延的袁绍
第204章 奉先,你还是回并州吧
第203章 痛责陈宫
第202章 出兵兖州
第201章 张邈求援
第200章 收服孙策
第199章 小霸王来投
第198章 入掌交州
第197章 图谋交州
第196章 深入掌控徐州
第195章 进据河南
第194章 长安乱
第193章 一直被隐藏的科技树
第192章 建立新的教育体系
第191章 骠骑将军府的根本三司
第190章 五州联盟正式成立
第189章 兖州乱
第188章 马丁共掌五州
第187章 二打徐州 打个寂寞
第186章 曹操急了
第185章 三州联盟
第184章 曹孟德一打徐州
第183章 曹操怒斩边让
第182章 曹嵩之死
第181章 丁骠骑
第180章 丁宽的应对
第179章 不肯消停的陶谦
第178章 曹操入主兖州
第177章 刘岱战死
第176章 兴办技术学校
第175章 再刊新书
第174章 丁宽与士人不断进行博弈
第173章 官员监察制度化
第172章 驱逐袁术
第171章 混乱的中原
第170章 辽东事毕
第169章 强割辽东四郡
第168章 十年不敢东顾
第167章 铁甲重骑登场
第166章 意外的偷袭
第165章 变态的防御
第164章 鲜卑联军
第163章 王允葬送大汉最后的机会
第162章 董卓之死
第161章 击溃厥机
第160章 终于有机会立功了
第159章 主动出击
第158章 解决东北胡人边患的钥匙
第157章 建平州
第156章 定扶余
第155章 迁徙高句丽人
第154章 突然陨落的江东猛虎
第153章 二袁反目争豫州
第152章 袁本初连蒙带唬夺冀州
第151章 平定公孙度
第150章 横扫高句丽
第149章 征辟韩融
第148章 丁宽的治政宣言
第147章 大汉可保不可保?当保不当保?
第146章 袁本初宵小之辈 曹孟德才是我生平大敌
第145章 煮茶论英雄
第144章 只准汉人农耕,不许胡人放马
第143章 丁宽的野望 彻底统治东北
第142章 大胆的想法
第141章 跨海
第140章 “劝”服刘虞
第139章 扬州水军
第138章
第137章 情报司
第136章 全面推行《农书》
第135章 推广私学
第134章 精心准备的礼物
第133章 全靠同行衬托
第132章 整顿吏治 追缴赋税
第131章 江东猛虎入中原
第130章 收留刘备
第129章 闹剧落幕
第128章 进击的曹奋武
第127章 丁车骑
第126章 用密信打嘴炮
第125章 董卓迁都
第124章 州郡起兵 董卓弑帝
第123章 矫诏一出天下乱
第122章 与孔融媾和
第121章 强势入主北海
第120章 兵进青州
第119章 彻底整编
第118章 昌豨叛逃
第117章 军棍立威
第116章 杀鸡儆猴
第115章 大势压人
第114章 陶谦卸磨杀驴
第113章 陶谦人老心不老
第112章 臧霸是隐患
第111章 徐州一样乱
第110章 暗流涌动
第109章 汉臣
第108章 隔岸观火
第107章 临走踩一脚袁本初
第106章 顺手给吕布挖个坑
第105章 乱入的吕奉先
第104章 今天就是来打脸的
第103章 约战董卓
第102章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第101章 丁宽进位前将军
第100章 丁宽上表
第99章 许攸献计
第98章 吞并西园军
第97章 何氏的内部分裂
第96章 何进要诛宦
第95章 清除董氏
第94章 被出卖的蹇硕
第93章 压服西园军
第92章 丁宽自请河南尹
第91章 刘宏驾崩
第90章 上架感言(周五上架,呼叫支援)
第89章 不愿起刀兵的皇甫嵩
第88章 被拉出来挡枪的董卓
第87章 没有退路的袁绍
第86章 戒急用忍的何进
第85章 蒯越来访
第84章 别人眼里的丁子厚
第83章 布局徐州
第82章 刘宏平乐观阅兵
第81章 伐山开田
第80章 再徙流民
第79章 汝南乱象
第78章 敷衍的觐见
第77章 荒谬的废立闹剧
第76章 破贼将军
第75章 废史改牧
第74章 尽屠之
第73章 围歼
第72章 贪心就要用命偿还
第71章 骚扰拖延
第70章 整军备战
第69章 各有所得
第68章 各有所图
第67章 群贤毕至
第66章 兵马未动,关系网先行
第65章 破贼中郎将
第64章 筑稳根基
第63章 刘宏变本加厉
第62章 士族才是传播农技的主要渠道
第61章 意外繁华的偏僻县城
第60章 守孝
第59章 母丧
第58章 黄巾覆灭
第57章 再次缩兵
第56章 不战自溃
第55章 半渡而击
第54章 濮阳苦战
第53章 兵进东郡
第52章 功德匾
第51章 祭奠英魂
第50章 精简兵力
第49章 封赏
第48章 彭脱覆灭
第47章 曹操快马抢三城
第46章 血腥屠杀
第45章 火烧长社
第44章 王允到任
第43章 收复阳翟
第42章 强渡颖水
第41章 颍川士族
第40章 进军豫州
第39章 生产自救
第38章 破贼校尉
第37章 平定荆州
第36章 实战练兵
第35章 示敌以弱
第34章 硝烟遍地
第33章 抓捕张曼成
第32章 先下手为强
第31章 乱世将起
第30章 聚集力量
第29章 安陆黄氏
第28章 PY交易
第27章 釜底抽薪之策
第26章 说徐璆
第25章 入荆州
第24章 南归
第23章 小学堂
第22章 交易
第21章 骑兵初战
第20章 商队北上
第19章 赚到了
第18章 聚兵
第17章 纵论时事
第16章 汉末第一名将的教诲
第15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第14章 黄巾幕后的黑手
第13章 攻略程昱
第12章 叔侄合谋,袁氏定策
第11章 巨高教子,曹孟德志在征西
第10章 早就被人盯上了
第9章 名传天下
第8章 黄巾并不是石头中蹦出来的
第7章 丁宽眼中的汉末政局
第6章 兄弟重逢
第5章 初入洛阳
第4章 恶来,快到碗里来
第3章 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第2章 联结糜氏
第1章 墓前明志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其他喜欢看的
玄法剑神
校花的特级近卫
极品阎罗系统
八七暖婚之肥妻逆袭
画江湖之锦衣卫
魅倾天下
嚣张痞妃:错嫁战神王爷
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
倾世神医:傲娇帝尊,强势撩
医武狂人
龙破九天诀
暴君的失忆宠妃
御天武帝
极品姑爷
重回儿时拐男神
首长大人别嘚瑟
无限装逼
无限装逼系统
药园医妃:掌家农女种田忙
穿成霸总小逃妻
异界邪君
慕少的秘宠甜妻
慕少的千亿狂妻
绝世丹神
九转帝尊
天命之人
国民男神
校花的贴身战王
仙品逍遥宗师
恰好爱绽放

©Copyright 2010-2023 土豪小说(www.yeziwx.com)
温馨提示:土豪小说所有的内容(文章、图片、评论)等所有内容,全部由网友上传发布并更新,属于网友个人行为,土豪小说只负责内容的审查,无法判定内容是否存在侵权等行为,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mysummarya@gmail.com,我们将在1-2个工作日之内进行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