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孽子》是由作者南山堂编写的一部小说,目前正在连载当中,主角是,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
他是朱棣的嫡次孙,朱高炽的嫡次子。他是大明皇室的工具人,史上最强备胎王。他是朝野称赞的孝子,不折不扣的老实人。他没有子嗣,英年早逝。想到这些,朱瞻墉郁闷了。前世是个老实人,穿越成朱瞻墉,还是个老实人?绝对不可以!一定要潇洒走一回,哪怕背上孽子的骂名也不怕!...
“爹,娘,这生产力其实就是人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农户种植粮食、匠人制作器具、商人售卖商品,这些都属于发展生产力的范畴。
至于综合国力,这个就更加简单了。它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外交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因素……”
听了张氏的问话,朱瞻墉倒是明白了为何刚刚他们会有那样子的反应。
感情自己的理念太过超前,他们没有听懂啊。
“哪来的那么多歪理邪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这是太祖定下来的规矩,怎么可以随意变更?”
胆小的朱高炽,哪怕是觉得朱瞻墉说的有点道理,也是不敢轻易同意他的请求。
“爹,此一时彼一时!太祖当初颁布海禁政策,那是因为我大明立国之初,有两个问题要优先考虑。”
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不仅能加速商品经济的繁荣,同时也能缓解财政紧张,最重要的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沿海人民的生活水平。
朱瞻墉是肯定不会放弃的。
“太子爷,要不你就先听听瞻墉的话?”
张研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那是极好的。
虽然她也是不大认可朱瞻墉的提议,但还是劝朱高炽认真的听一听。
“哼!那我倒是要听听太祖当时面对的两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殿中点着蜡烛,朱高炽那油光满面的脸蛋,在烛光的照耀之下,有点闪闪发光。
朱瞻墉再次觉得自己老爹真的要减肥了。
当然了,减肥不是今晚讨论的重点。
“爹,太祖建立大明的时候,重点是需要恢复农村的经济,解决元末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的局面,这个时候自然没有经历去关注海外贸易。
另外一个就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那个时候,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并未实现真正的统一,‘内忧外患’依旧存在。内忧就不用说了,您肯定比我更加清楚。
至于‘外患’,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元朝旧部,还有海外的方国珍和张士诚的旧部。开海的话,很可能方国珍和张士诚的旧部与内地反抗势力勾结起来,那无疑就会危及我大明的统治。”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陆权国家。
雄才大略如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充分意识到大海的重要性。
所以明初的时候太制定那些政策,还真不能简单的认为他就是很蠢。
只能是此一时彼一时吧。
“太子爷,瞻墉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太祖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这两个问题,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
张妍的立场很快就有了变化。
毕竟,朱瞻墉是他的亲身儿子呢。
“开海的影响太大了,等你爷爷回来,要是他没有意见的话,我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朱高炽虽然态度有所松动,但还是没有同意。
这让朱瞻墉有点郁闷。
不过,他显然是不会那么轻易放弃的。
“一百万两白银!”
“祖宗的规矩就是规矩,一百万两白银也不行!”
朱高炽瞪了朱瞻墉一眼,表现出了一副富贵不能淫的态度。
“五百万!”朱瞻墉面无表情的伸出一只手。
朱高炽听了,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有点艰难的说:“五……五百万也不行!”
“太子爷……”张妍有点忍不住了,“要不……”
“一千万!一千万两白银!爹,只要你同意了,我保证今后每年可以给东宫带回来一千万两白银!到时候我只要其中的两成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归爹和娘来支配!”
朱瞻墉斩钉截铁的竖起一根手指。
他就不信了,在大明还有用银子砸不开的事情。
如果有,那一定是银子不够多。
“虽说我大明的族制,远稽汉唐,略有损益,亦参之以宋朝之典。但是太祖时期的各项规矩,承袭元制颇多,有些东西也不是不能改一改。
不过,大规模的放开海禁,肯定是不行的,朝廷可以考虑在南京、宁波两地先试行允许民间商人参与到海贸之中,但是务必在市舶司中登记,足额缴纳赋税才行。”
只见朱高炽咬了咬牙,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总算是松了口。
“瞻墉,你要两成收益干什么?娘给你收着,到时候留着大婚的时候使用。”
看到朱高炽松口了,张妍笑着接了一句。
“娘,您不能竭泽而渔啊,孩儿已经留了八成给府上了。”
朱瞻墉哭丧着脸,装出一副可怜相。
没办法,他一个没有开府建牙的皇孙,是没有什么自己的财产的。
朱高炽和张妍真的要的话,他还真是不好反驳。
“那八成的收益,你真觉得可以全部落到东宫手中?不给内务府留一半,你觉得到时候陛下能放过你爹?”
“对,你娘说的对,到时候这一千万两白银,大头都是要留给宫里头,你一个人拿走两成是不合适的。”
这个时候,朱高炽也反应过来了。
“我听说郑和下西洋之后,城外的宝船厂还陆陆续续的生产了十几艘宝船,如果爹您把这些宝船和相关的水手交给我,那么我只要留一成收益。”
“一成也太高了!”
想到一千万两的一成就有一百万两,朱高炽心疼了。
“爹,大哥是皇太孙,将来皇位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就是想要当一个富贵王爷也不行吗?”
“瞻墉,海贸虽然很挣钱,但是你真的有把握一年挣回来一千万两白银吗?”
这个时候,张妍才觉得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是花了一个大饼啊。
“对啊,要是挣不回一千万两白银怎么办?”
想到要违背祖制,朱高炽也有点心虚。
虽然他觉得自己是一心为国,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也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但是总归是违背了太祖定下来的祖制啊。
“爹,娘,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以后雪花糖作坊我就全部交给府上负责,然后海贸的收益,我也分文不取!”
“要是你爷爷怪罪下来呢?”
想要收益,又担心风险。
朱高炽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很矛盾的。
“爷爷最喜欢大哥了,要是他怪罪下来,就说这是大哥的主意!”
朱高炽:……
张妍:……
管杀不管埋。
好不容易搞定了朱高炽,朱瞻墉却是立马就把海贸的事情甩给了胡雨石。
不过,这个事情显然影响还是很大的。
“汉王妃,今天户部尚书夏元吉在朝会上提出要开放海禁,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我听说这个事情是东宫示意夏元吉这么做的。”
管家徐兵深受汉王府信任,南京城里头的很多事情,他都是第一时间跟韦氏汇报。
汉王朱高煦有什么野心,他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哪怕是朱高煦现在不在南京城,他也会把对汉王府有用的信息及时给汉王妃汇报。
“开放海禁是违背太祖皇帝祖制的事情,夏元吉就一点也不害怕?”
“朝廷现在非常缺钱,不管是陛下北伐大漠还是各地的赈灾,都需要大量的银子,作为户部尚书,夏元吉只关心这样子做是否可以搞到钱。”
“我们相比东宫,之前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有钱。要是让东宫也有钱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韦氏脑中在快速的思索着如何应对这件事情。
能够将汉王府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她显然不是一个蠢女人。
允许普通商家从事海贸,这会给南京城许多勋贵带来利益,汉王府一味地反对是会得罪人的。
但是,她又不想看着东宫那么顺利的推进开放海禁的事情。
“太子爷开放海禁是想要挣钱,但是论起挣钱的本事,东宫是绝对比不过我们汉王府的。娘娘,要不我们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占据南京城和宁波的海贸生意?”
作为汉王府管家,徐兵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经手的钱财能够多一点。
既然没有办法阻止朝廷的这个变化,那就从这个变化中获利。
“这个思路不错,到时候让东宫给我们做嫁衣裳,看看太子妃还能不能在我面前笑出来。”
……
“富贵,你听明白了吧?”
“明白了,拉一下这个手环,然后就用力的扔出去!”
兵仗局里头,王富贵握着一个手柄,眼神中有点好奇。
他跟朱瞻墉在兵仗局待了好几天了,总算是制作出了一批新玩意。
不过,王富贵对这个新玩意显然不是很有信心。
要不然就不会一点畏惧也没有了。
“好!那你去屋子外面扔吧。”
朱瞻墉一边说,一边躲在了一块大铁板后面。
采用最新式的方法制作的火药,威力绝对不是兵仗局之前制作的那些“鞭炮”比得上的。
奈何现在大家还不重视啊。
“皇孙,就这么一个铁疙瘩,真的有用吗?”
王富贵一边说,一边朝门外走去。
“有用没用,你一会就知道了,麻利的出去!”
朱瞻墉看着王富贵似乎现在就想要拉手环,脸都变黑了。
这太监,活腻了吗?
这手榴弹虽然没有办法搞出惊天动地的局面出来,但是爆炸之后炸死炸伤附近的几个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关键的事朱瞻墉还在里头填充了一些碎玻璃,这个杀伤力立马就加大了不少。
“哦,皇孙,那我出去了!”
这一次,王富贵总算是不啰嗦了。
不过,他刚出去没一会,伴随着“轰隆”一声响,就直接被吓回来了。
这个时候,朱瞻墉可就不管他了,直接跑出去看看刚刚手榴弹落地的地方有什么变化。
与此同时,兵仗局不少匠人也都围在了四周。
“黑火药就是不大行啊,不过也勉强够用了。”
朱瞻墉显然不是吃饱了没事做才去折腾黑火药的。
朱棣的孙子不少,朱瞻墉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一些价值才行。
挣钱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对于终身都在打仗或者在准备打仗的朱棣来说,显然是提升军力的事情更加让他感兴趣。
提高黑火药的质量,从而提升神机营的战斗力,就是朱瞻墉选择的讨好朱棣的方案。
“皇孙,这……这真的是刚刚那铁疙瘩爆发出来的威力?”
惊慌失色的王富贵,再一次的来到了朱瞻墉身边。
这个时候,他总算是明白朱瞻墉刚刚为何要躲在铁板后面了。
“兵仗局今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先制作一批手榴弹,到时候我有大用。”
虽然朱瞻墉是一个无权的皇孙,但是他爹朱高炽是监国太子,兵仗局的人还真是不敢不听话。
搞定了手榴弹之后,朱瞻墉喜滋滋的回到了东宫。
不过,一看到愁眉苦脸的朱高炽,他就感受到了气氛似乎有点不对。
“太子爷,这沿海各地闹倭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陛下应该不会拿这个事情来责怪你的。”
张妍瞄了一眼朱瞻墉,继续在那里安慰朱高炽。
“事情要是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这一次宁波府的倭寇闹得很严重,好几个县都损失很大,百姓们的家中基本上是被掳掠一空,朝廷要是不赈灾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活路。”
朱高炽一片仁心,这在历代的太子当中还真是少见。
所以哪怕他在皇位上实际待了不到一年,史书上也一样把他和朱瞻基在位的时代称为“仁宣之治”、“仁宣盛世”。
“大明今年各地都不省心,旱灾的旱灾,水灾的水灾,朝廷又在对外用兵,这宁波府的赈灾钱粮,还真是个问题啊。”
张妍对于大明如今的局面也是很清楚的。
作为朱高炽的贤内助,她自然也是想要帮忙出谋划策。
奈何大明国库现在的实力就在那。
没有钱,没有粮,怎么赈灾?
“赈灾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要先把这股倭寇给剿灭了,要不然今天宁波府要赈灾,明天台州要赈灾,后天杭州出问题了,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朱高炽把自己最困惑的问题说了出来。
他倒也不是真的就想从张妍这里得到什么解决的方案,只是单纯的想要找个人倾述一下。
没办法,他虽然贵为太子,但也是一个人啊。
“三大营如今都跟着陛下出征漠北,而倭寇一向是狡诈凶横,南京城里恐怕没有哪支队伍可以剿灭肆孽宁波的倭寇。”
张妍倒也不是故意给朱高炽泼冷水,她只是描述了一个客观事实。
“爹,五城兵马司那边不是还有不少人马吗?给孩儿两千人,宁波的倭寇,我帮你解决了!”
站在那听了好一会的朱瞻墉,基本上明白了问题所在。
倭寇啊!
自己正想找个地方验证一下手榴弹的威力,他们就送上门来了。
不好好的虐他们一把,还真以为大明是好惹的?
©Copyright 2010-2023 土豪小说(www.yeziwx.com)
温馨提示:土豪小说所有的内容(文章、图片、评论)等所有内容,全部由网友上传发布并更新,属于网友个人行为,土豪小说只负责内容的审查,无法判定内容是否存在侵权等行为,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mysummarya@gmail.com,我们将在1-2个工作日之内进行处理,敬请谅解。